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十年间
深度关注|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
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光明网:凭一纸公文就抢棺材,这还是治理吗

发布时间:2018-07-30  来源:光明论  字体大小[ ]

  原标题:凭一纸公文就抢棺材,这还是治理吗丨光明网评论员

  如果实现治理的实际手段恰与这个目的所描述的愿景相逆,那么,这样的社会治理——如果还能称为治理的话,就是一个失败的治理。

  光明网评论员

  最近两天,抢棺材的新闻夺人耳目。有消息称,今年夏天,江西许多地方出现“抢棺砸棺”的场景:执法队进村入户,强行将村民的棺材抬走,成百上千副棺木,密密麻麻地在空地上堆积如山,挖掘机一锤一锤捣毁,一口口的棺材瞬间化为碎木,场景甚是“壮观”。

  这样的“壮观”,简直让人悲愤交加,欲哭无泪!相关消息描述说,在江西吉安、宜春等地,不少地方官员或执法队闯入农户,强行搜查棺材,见棺即夺,集中堆放销毁。“很多老人眼睁睁看着陪着自己多年的棺材要成为一堆废木,忧愁愤怒无处诉说,有的老人默默流下眼泪,更多的老人则是大声痛哭。还有老人看着棺材被拖走,他们跳进棺材,要与棺材一起‘走’,任人劝说,怎么都不肯爬起来,最后执法队强行把老人拖出来”……

  这种吏呼一何怒,翁妪一何悲的画面,是怎样的一幅社会图景啊!社会治理,本来就是一个民心工程,因为治理的目的是为了民众更好的生存。但是,如果实现治理的实际手段恰与这个目的所描述的愿景相逆,那么,这样的社会治理——如果还能称为治理的话,就是一个失败的治理。毫无疑问,上述这种硬性夺棺而后强行毁坏的丛林手段,不论目的多么正确,不论宗旨多么动听,都是悖民意、失民心的治理,都是在快速累积民众对行政的不信任。

  夺棺而毁,使得手段之蛮横、行政之粗糙、治理之无方暴露无遗。公众异口同声地谴责入户夺棺,并非反对丧葬火化,并非不赞成以更加符合当代生存现实的方式安排人类的后事。人们愤怒并谴责的是这种以恶行来行政的方式,谴责的是这种强行夺人私产、或罔顾权属人意志强迫置换私产的霸道行径。这样以一纸公文代替道理、以闯户夺棺代替情理的霸道行政,也许会奏效一时,但一定会为社会的长远治理埋伏下不定时爆发的隐患。

  人们常谓中国国情复杂,由此而对一些倍受诟病弊端的缓慢改进抱以宽容的态度,这常常被视作为“懂事”的表现。那么,在丧葬改革、尤其是农村丧葬改革问题上,难道中国国情就变得简单了,难道就可以一刀切地强迫农村高龄的人们齐刷刷地弃棺入炉?既然我们可以在理解国情的情况下,等待由历史发展以及几十年剪刀差带来的城乡差异的逐渐抹平,用农村人口流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稍微等待或延缓一下农村“落后”的丧葬方式的改变?

  丧葬火化是大势所趋。对此,即使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也并非昧于此势。对于那些离土打工的中青代农民及其后代来说,改变丧葬观已非难事。人们奇怪的是上述蛮横一刀切式迫不及待地闯户夺棺的动力究竟来自哪里,这种明知道会引起怨声载道而强推的行政究竟出于什么动机。

中国参政网摘编 任薏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